電磁流量計接地不規範會導致測量誤差增大、信號波動、電極腐蝕加速甚至設備損壞等嚴重問題,具體表現及機理如下:
一、測量精度失效
1. 共模幹擾(主要危害)
現象:
顯示值跳變(±10%以上波動),零點漂移
機理:
管道與流體間存在電勢差(可達數百mV),接地不良時形成共模電壓(VcmVcm),疊加在電極信號(微伏級)上:
Vout=Vsignal+Vcm(Vcm∝管道材質/介質電導率)Vout=Vsignal+Vcm(Vcm∝管道材質/介質電導率)
案例:
某化工廠氯堿管道因接地電阻>50Ω,導致測量誤差達-12%,引發配比失控。
2. 直流極化幹擾
現象:
輸出信號緩慢單向漂移
根源:
接地不良導致電極電解反應,產生極化電壓(可達100mV)
二、設備損壞風險
1. 電極電化學腐蝕
接地狀態
|
316L電極腐蝕速率(mm/年)
|
規範接地
|
<0.01
|
接地不良
|
>0.5(局部點蝕)
|
過程:
接地缺失 → 電荷積累 → 電極成為陽極 → 金屬離子溶入介質
2. 雷擊損壞
案例數據:
未等電位接地時,雷擊導致轉換器燒毀概率提高8倍(尤其戶外安裝)
防護要求:
接 地線截麵積≥16mm²(銅纜),接地電阻<4Ω
三、特殊工況惡化
1. 非滿管測量失效
現象:
液位波動時輸出歸零或滿量程
機理:
接地不良放大液麵電容效應,導致信號短路
2. 高電導率介質(如海水)
問題加劇:
電導率>1000μS/cm時,雜散電流增加10倍,需獨立接地極(與電氣地分離)
四、規範接地解決方案
1. 接地方式選擇
工況
|
推薦接地方式
|
技術要點
|
金屬管道
|
管道法蘭跨接(95%場景)
|
跨接線截麵積≥6mm²
|
絕緣管道
|
安裝接地環/接地電極
|
電極材質同測量電極
|
陰極保護管道
|
使用鋅接地電池
|
防止保護電流流失
|
2. 接地係統技術參數
接地電阻:
通用要求:<4Ω
防爆區域:<1Ω(GB/T 3836.15)
接線規範:
3. 等電位連接
注:接地極與電氣接地網間距≥5m,避免電網幹擾導入
五、接地狀態檢測方法
1.電阻測試:
使用接地電阻測試儀(如Fluke 1625)
測試頻率:25Hz/128Hz雙頻防幹擾
2.幹擾電壓檢測:
規範:電極-地電壓<100mV(空管時)
工具:示波器觀察50Hz工頻分量
3.紅外熱成像:
接地不良點溫升>15℃(載流發熱)
典型案例
某電廠除鹽水計量故障處理:
問題:
流量顯示周期性歸零,電極6個月腐蝕穿孔
檢測:
接地電阻達120Ω,電極對地電壓230mV(含50Hz紋波)
整改:
1.增設銅鍍鋼接地極(電阻降至0.8Ω)
2.安裝接地環替代法蘭跨接
3.電極更換為鉭-鉑合金
結果:
測量穩定(誤差<±0.5%),電極壽命>5年
總結:接地規範核心要求
1.雙通道接地:傳感器與轉換器分別接地,避免共模幹擾
2.等電位原則:管道/接地環/儀表外殼電位差<0.1V
3.防腐蝕設計:接地體材質耐介質腐蝕(如哈氏合金接地環)
4.定期檢測:每6個月測量接地電阻及幹擾電壓
注:對於SIL2/SIL3安全等級係統,需采用冗餘接地回路並實施在線監測,符合IEC 61511標準要求。